一、基層售糧進度同比偏快
截至4月30日,全國各類糧食經營主體累計收購2024年度秋糧達3.45億噸,為近年來較高水平。4月以來中儲糧收購計劃進展逐步放緩,部分糧庫已經完成收儲計劃,陸續結束掛牌收購,仍有小部分庫點收儲計劃仍未完成,還在繼續掛牌收購。截至當前東北產區基層售糧進度已九成多,局部區域基本見底;華北產區基層售糧活動也基本見底,糧權逐漸轉向貿易商。
二、新玉米播種進行中種植面積預計穩定
據4月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的預測顯示,東北產區春耕在即,種植戶種植玉米意向穩定。目前國內主產區春耕春種正在進行中,春耕春播進展總體順利,全國春播糧食已完成近二成,進度同比略快。東北地區已春播糧食9200萬畝,完成兩成左右。
其中遼寧地區玉米播種3064.4萬畝,鐵嶺、朝陽、錦州、葫蘆島等地玉米播種均進程過半。黑龍江黑春播生產全面展開,早田作物播種也由玉米向大豆逐漸轉段。新作方面,春玉米東北地區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新疆北部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階段,西南地區東部處于三葉期至七葉期,廣西處于七葉期至拔節期。
其中遼寧地區玉米播種3064.4萬畝,鐵嶺、朝陽、錦州、葫蘆島等地玉米播種均進程過半。黑龍江黑春播生產全面展開,早田作物播種也由玉米向大豆逐漸轉段。新作方面,春玉米東北地區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新疆北部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階段,西南地區東部處于三葉期至七葉期,廣西處于七葉期至拔節期。
三、玉米及替代谷物進口減少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我國進口玉米8萬噸,環比持平,同比減幅95%。2025年1-3月我國累計進口玉米26萬噸,同比減幅97%。2025年3月我國進口大麥約85萬噸,環比減少23%,同比減少51%。2025年1-3月我國累計進口大麥254萬噸,同比減少43%。
2025年3月我國進口高粱10萬噸,環比減少84%,同比減少82%。2025年1-3月我國累計進口高粱111萬噸,同比減少49%。2025年3月我國進口高粱10萬噸,環比減少84%,同比減少82%。2025年1-3月我國累計進口高粱111萬噸,同比減少49%。關稅貿易戰有利于巴西和烏克蘭等國的玉米等谷物出口,不過供應緊張進一步推高了價格,政策導向本年度玉米及替代谷物進口將繼續減少。
2025年3月我國進口高粱10萬噸,環比減少84%,同比減少82%。2025年1-3月我國累計進口高粱111萬噸,同比減少49%。2025年3月我國進口高粱10萬噸,環比減少84%,同比減少82%。2025年1-3月我國累計進口高粱111萬噸,同比減少49%。關稅貿易戰有利于巴西和烏克蘭等國的玉米等谷物出口,不過供應緊張進一步推高了價格,政策導向本年度玉米及替代谷物進口將繼續減少。
四、麥區天氣擔憂上升小麥替代價值升高
3月中旬以來,河南大部分地區缺乏有效降水,此外,疊加高溫大風天氣,土壤失墑加速,導致全省多地出現干旱天氣,對小麥生長產生了嚴重影響。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4月以來我國多地麥區出現旱情。受干旱影響,冀豫晉陜甘等地灌溉條件不足的麥田長勢偏差,目前大部地區小麥處于開花至灌漿期,部分沒有灌溉條件的小麥灌漿受阻。
中央氣象臺11日發布的預報顯示,未來10天,陜西中南部、華北南部、黃淮中西部等地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旱情將維持和發展。麥區旱情消息引發市場恐慌情緒,加之基層小麥庫存所剩不多,新麥產量存在不確定性,市場供應預期減少,麥價出現明顯的上漲走勢。在小麥產區天氣擔憂上升帶來一定情緒提振下,玉米市場也出現上揚行情。
隨著玉米價格的持續上漲,小麥替代價值持續升高,華北及南方市場飼料企業采購小麥替代玉米用量有所增加,部分替代比例升至30%,但是整體規模一般。目前湖北新小麥已經開始進行收割,而且小麥質量很好,飼料企業正在積極收購,新麥基本都會進入到飼料。
中央氣象臺11日發布的預報顯示,未來10天,陜西中南部、華北南部、黃淮中西部等地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旱情將維持和發展。麥區旱情消息引發市場恐慌情緒,加之基層小麥庫存所剩不多,新麥產量存在不確定性,市場供應預期減少,麥價出現明顯的上漲走勢。在小麥產區天氣擔憂上升帶來一定情緒提振下,玉米市場也出現上揚行情。
隨著玉米價格的持續上漲,小麥替代價值持續升高,華北及南方市場飼料企業采購小麥替代玉米用量有所增加,部分替代比例升至30%,但是整體規模一般。目前湖北新小麥已經開始進行收割,而且小麥質量很好,飼料企業正在積極收購,新麥基本都會進入到飼料。
產區余糧所剩無幾,進口玉米數量明顯縮減,新麥面臨旱情影響仍有繼續發展的可能,繼續對現貨價形成利多支撐,但企業利潤不足對高價糧源承接度不夠,小麥替代現象增多,也緩解了供應端壓力,預計短期玉米市場或將以區間震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