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海外市場走弱拖累,近期國內豆油、棕櫚油價格延續弱勢。但美生物柴油政策的多變性及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有望改善,給油脂市場價格帶來一定支撐,預計油脂后市延續震蕩運行走勢。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中美相互24%關稅90天內暫停實施。雙方肯定了此次談判取得“重大進展”,但中美恢復正常貿易關系仍面臨不確定性。
不過,此次聯合聲明無疑給市場注入了信心,有利于世界經濟的復蘇進而提振油脂市場行情。假日期間,石油歐佩克組織增產預期及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情緒,成為主導油價走勢的關鍵因素,而5月初OPEC+提前召開會議,并確認6月增產41.1萬桶/日的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原油價格整體走低對油脂市場情緒帶來不利影響。
另據了解,印尼的B40計劃未獲得完全執行,加之美國今年1月至3月的生柴產量及豆油需求也出現同比下滑,美豆油及馬棕油面臨較大的壓力。不過,市場仍然對美國生物柴油政策抱有一定希望。此前傳言美國國家環保局將在4月底預期大幅提高生物質柴油摻混義務量RVO至52.5億~57.5億加侖,最新消息顯示,這一政令可能推遲到下半年。
在進一步明確之前,油脂價格預計將大概率繼續回落。然而,由于美國之前的關稅政策令其油脂進口成本增加,導致超百萬噸廢棄食用油進口受阻,疊加生柴摻混利潤惡化,均有利于美豆油替代需求。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MPOA)發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4月份棕櫚油產量預估增加24.62%。馬來西亞船運機構ITS、獨立檢驗機構AmSpec及SGS預計,4月份棕櫚油較上月分別增加5.1%、3.6%及0.23%。產量環比增幅高達20%以上,而出口不盡人意,預計將帶來馬棕油4月份較高的累庫幅度。印尼棕櫚油協會(GAPKI)數據公布滯后,4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印尼棕櫚油庫存225萬噸,較上月下降23.5%。3月至4月印尼開始執行B40,庫存預計繼續下降。
近期,印尼B40相關消息平淡,基于現實條件預計,2025年B40可能完成B37~B39水平,大部分消費目標可實現,B40可能導致印尼棕櫚油生柴消費量同比增加150萬噸,低于此前平均200萬噸的預期消費增量。4月30日,印尼將5月毛棕櫚油出口關稅降為74美元/噸,上個月為124美元/噸,導致棕櫚油盤面及出口報價大降。
即便如此,印尼的精煉棕櫚油出口仍未擺脫虧損狀態,這限制了棕櫚油價格的下跌幅度,或為后期棕櫚油走勢逐漸帶來支撐。印度作為世界頭號食用油進口國,每月需要約210萬噸食用油,每年2550萬~2600萬噸,進口食用油相當于國內需求的2/3以上,因為國內產量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由于4月初印度食用油總庫存降至三年多來最低水平,未來幾個月印度可能需要增加進口食用油以重建庫存。經過幾個月的進口減少,精煉廠面臨補充枯竭庫存的壓力。關注5月中旬左右印度棕櫚油協會發布的4月份食用油進口數據。
隨著巴西大豆陸續到港,后期國內通關問題逐漸解決,油廠壓榨量將明顯增加,豆油庫存將開始累積,基差或走弱。國內仍有近月買船但整體偏少,棕櫚油基本面將邊際轉弱;菜油基本面變化不大,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續,不過盤面受國際關系影響而反復,下跌空間可能較為有限。
綜合來看,雖然近期油脂價格整體走低,但美國的生物柴油政策以及進口減少,將引發美豆油替代需求增長,馬來西亞棕櫚油后期出口改善,印尼持續去庫及不高的賣壓均會帶來一定支撐,不可過分看空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