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減關稅
我國進口大豆成本或降
特約分析師楊京本周,中美貿易談判達成重要共識,中美大幅度互減關稅,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征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在未來90天內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在相應時間里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至此,中國對自美國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幅度降至10%。
從農產品角度來看,盡管自美國進口農產品的關稅仍然比其他國家高出10%,但已經較之前的125%關稅水平大幅下降。以美豆進口關稅為例,5月12日之前進口關稅138%,5月12日之后90天內將維持在13%,這令后期我國恢復從美國進口大豆成為可能。
9月份美豆大量上市之前,我國主要從南美大豆主產國進口大豆,南美大豆的CNF報價本就低于美國大豆,加之進口關稅優勢,該階段我國進口大豆仍將主要來自南美。9月份之后美豆大量上市,美豆價格的比較優勢顯現,如果后期美豆進口關稅維持在13%或進一步降低,預計我國對美豆的進口將會逐步恢復。
整體來看,本次談判后中國對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的明顯降低,有利于降低未來我國農產品進口的綜合成本,減輕中下游企業對未來供應的焦慮。本次關稅下調后,部分農產品價格快速上漲的勢頭有望得到抑制。
情緒或受影響
玉米供應漸緊預期不變
特約分析師陳春雷中美經貿會談取得的成果超出預期,從雙方發布的聯合聲明看,暫停24%的對等關稅90天,取消了相互反制加征的關稅,僅保留基礎關稅10%。
但美對中因芬太尼加征的20%關稅還在,中方對美加征的玉米15%關稅也在,從進口成本上來看,美玉米還不具備成本優勢。當前,中美聯合聲明更多是讓人看到了中美之間貿易沖突的緩和及雙方談判的誠意,可以關注下一步降低關稅的談判預期。
對于玉米而言,美國玉米在我國進口玉米總量中占比不大,因此,之前加稅的影響有限。即使后期擴大進口一部分美國玉米,對于國內進口玉米來說,無非是在進口結構上稍作調整,對玉米市場的供應整體影響有限。不過,中美互相降低關稅,或對玉米市場帶來一些情緒上的影響,如可能會擴大進口美玉米及其他谷物的預期。當前國內玉米市場進入貿易階段,市場情緒或影響貿易商出糧節奏。在替代和進口較低的情況下,短期供應漸緊預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