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下游用戶結合自身條件維持較高庫存,并關注政策糧拍賣、挖掘多元替代的潛力,并持續跟蹤中美貿易關系可能對進口谷物產生的實質性影響。不論是中國下調美國谷物來華關稅,還是與巴西簽署其玉米酒糟來華協議,短期對于國內玉米供求基本面不會構成顯著影響,我們將更多關注新麥上市和政策糧拍賣;但中美之間關稅戰如何破局,可能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對國內玉米市場構成顯著影響。
價格變化:北方主產區玉米價格高位震蕩,連盤與CBOT玉米期價雙雙承壓
現貨市場方面,截至2025年5月16日(第20周)全國玉米均價2373元/噸,周比上漲21元/噸。
北方產區:黑龍江玉米干糧收購2120-2230元/噸,周比上漲20-30元/噸,吉林深加工企業干糧掛牌價格2190-2250元/噸,周比上漲20-30元/噸,東北飼料低毒玉米收購價格2220-2290元/噸,周比上漲20-30元/噸;華北本地玉米價格先漲后跌,山東深加工主流收購價2400-2500元/噸,周比持平,河北深加工玉米主流收購價2330-2410元/噸,周比上10元/噸,河南深加工玉米主流收購2410-2500元/噸,周比上漲30-50元/噸。
港口與銷區:北方新季散船玉米集港價格2260-2280元/噸,水分15%,周比上漲10元/噸,集裝箱玉米2270-2280元/噸,周比持平,廣東港口散船玉米報價2360-2380元/噸,周比上漲10元/噸,集裝箱新玉米報價2420-2450元/噸,周比持平。
部分主銷區玉米與替代品關系:新麥替代潛力猶在,美谷物進口成本因“政策”陡降
近期國內玉米和國產小麥價格均偏強運行,湖北新麥開秤價格高于預期,但市場依舊關注未來半個月華北新麥收獲給國內玉米市場帶來的壓力及其替代前景。具體來看:
國產谷物方面,華北地區小麥價格主流區間2420-2540元/噸,當地玉米飼料企業采購價格2400-2500元/噸,前者仍具有一定飼用替代性價比。
進口谷物方面,CBOT玉米期價承壓下行,巴西三季度船期玉米理論進口利潤380元/噸左右。以下是廣東港口麥類產品和其他進口谷物與玉米比價變化,僅供參考比較(單位:元/噸)。
貿易與庫存情況:南北港口庫存溫和下降,價格延續“倒掛”格局
截至5月16日當周,按照北港二等玉米平艙2300-2320元/噸,大船運費55元/噸,港雜等費用45元/噸推算,理論散船到港成本2400-2420元/噸。當周周末,南方散船二等玉米報價2380-2400元/噸,即期理論虧損20元/噸;北方新季玉米集港量(汽運)到貨量、山東深加工企業門前玉米到貨量此消彼長;
港口庫存方面,截至5月9日當周,廣東港口玉米庫存下降至145萬噸左右。其中,進口玉米庫存1.4萬噸;進口替代谷物(高粱、大麥為主)庫存維持在80萬噸左右。截止到5月9日北方港口(八港)玉米庫存進一步回落至500萬噸以內。
下游消費:2025年以來飼料消費增長仍是玉米消費上升最大“助力”
2025年第20周,我國毛豬出欄均價14.78元/公斤,較上周下跌0.27%。養殖效益區間為-10~100元/頭,頭均效益盈利20元/頭;豬糧比6.23:1,處于綠色調控區間。隨著國內玉米現貨價格明顯走強疊加新麥上市在即,玉米在飼料中的使用量可能受到限制。
不過,按照今年前四個月玉米在飼料配方中同比上升的趨勢估算,飼料配方中玉米消費量起碼同比增加了1000萬噸以上,這也是去年年底以來國內玉米價格持續走強的根本原因。
不過,按照今年前四個月玉米在飼料配方中同比上升的趨勢估算,飼料配方中玉米消費量起碼同比增加了1000萬噸以上,這也是去年年底以來國內玉米價格持續走強的根本原因。
深加工方面,2025年第20周,以三等潮糧20%水分玉米價格估算,我國黑龍江西部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效益虧損下降至146元/噸;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淀粉理論虧損增加至約112元,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淀粉理論虧損下降至約285元;玉米淀粉與酒精行業平均開機率約50%,周比下降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