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供應有望好轉由于前期海關部門嚴格了進口大豆檢驗檢疫程序,使得進口大豆卸船速度放慢,油廠大豆庫存減少,加工原料吃緊,油廠開工率下降,豆粕供應階段性減少,豆粕價格一度大幅走高。但后期隨著大豆卸船正常,油廠大豆庫存有所恢復,壓榨開工率回升,豆粕供應逐漸增多。
機構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第19周末,國內豆粕庫存量為11萬噸,較前一周增加0.8萬噸,環比增加7.72%,為4月份以來連續第二周回升。由于今年早些時候巴西大豆收獲遲緩,以及物流瓶頸造成延遲發貨,加之海關清關延遲,導致前4個月我國大豆進口數據明顯下滑。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4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為608.1萬噸,較3月份的350.3萬噸增長73.6%,但較去年同期的857.2萬噸減少29.1%,也是10年來同期最低點。
今年前4個月我國大豆累計進口量為2319萬噸,比2024年同期的2714.7萬噸減少396萬噸,減幅14.6%。但隨著中美貿易關系緩和,加之巴西大豆集中上市,5月份后我國大豆到港量將恢復性增加,5月份和6月份月均進口量有望達到1100萬噸,遠超前4個月的月均進口水平。
豆粕價格繼續走低據監測,截至5月14日,普通蛋白豆粕出廠報價:廣西防城港3180元/噸,較一周前下跌70元/噸;廣東珠三角3070元/噸,下跌130元/噸;浙江寧波3020元/噸,下跌110元/噸;江蘇連云港3030元/噸,下跌80元/噸;河南周口3010元/噸,下跌200元/噸;山東青島2940元/噸,下跌140元/噸;天津3030元/噸,下跌250元/噸;遼寧大連3100元/噸,下跌350元/噸。
隨著中美關稅摩擦按下暫停鍵,豆類市場再度回到由供需狀況決定價格走勢的正軌上來。展望后市,南美大豆豐產上市,新作美豆播種正常,國內豆類供應充裕,豆粕需求穩中走弱,種種不利因素匯集,豆粕期現貨價格有望繼續偏弱運行。豆粕成交回歸清淡隨著恐慌情緒緩解,下游搶購提貨意愿下降,油廠豆粕成交量和提貨量較前期大幅萎縮。
據監測,5月13日,國內主流油廠豆粕成交量僅為4.06萬噸,較12日減少6.2萬噸(其中,現貨成交量為2.4萬噸,較12日減少1.2萬噸;基差成交量為1.66萬噸,較12日減少5萬噸);成交均價為3074.77元/噸,較12日下跌23.23元/噸,連續第三日下跌,繼續刷新近4個月低點。遠期來看,隨著進口大豆不斷到港,油廠壓榨開工率提高,豆粕產出量增加,豆粕庫存將迅速回升。
但隨著氣溫持續升高,豆粕存儲難度增加,油廠出貨意愿增強,受買漲不買落心理影響,飼料廠繼續放慢采購、囤貨步伐,從而使得豆粕價格面臨更大壓力。
隨著中美關稅摩擦按下暫停鍵,豆類市場再度回到由供需狀況決定價格走勢的正軌上來。展望后市,南美大豆豐產上市,新作美豆播種正常,國內豆類供應充裕,豆粕需求穩中走弱,種種不利因素匯集,豆粕期現貨價格有望繼續偏弱運行。豆粕成交回歸清淡隨著恐慌情緒緩解,下游搶購提貨意愿下降,油廠豆粕成交量和提貨量較前期大幅萎縮。
據監測,5月13日,國內主流油廠豆粕成交量僅為4.06萬噸,較12日減少6.2萬噸(其中,現貨成交量為2.4萬噸,較12日減少1.2萬噸;基差成交量為1.66萬噸,較12日減少5萬噸);成交均價為3074.77元/噸,較12日下跌23.23元/噸,連續第三日下跌,繼續刷新近4個月低點。遠期來看,隨著進口大豆不斷到港,油廠壓榨開工率提高,豆粕產出量增加,豆粕庫存將迅速回升。
但隨著氣溫持續升高,豆粕存儲難度增加,油廠出貨意愿增強,受買漲不買落心理影響,飼料廠繼續放慢采購、囤貨步伐,從而使得豆粕價格面臨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