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在作為主要小麥出口區的俄羅斯南部,小麥庫存僅剩470萬噸,同比劇減49%,幾乎遭遇"腰斬式"下滑。中部和伏爾加地區的庫存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分別為400萬噸和510萬噸,同比減少35%和17%,唯有西伯利亞小麥庫存因運輸瓶頸而微增2%,達到390萬噸。
庫存銳減的背后是雙重壓力:一方面,農戶持有的小麥庫存降至980萬噸,同比減少560萬噸,加工企業庫存也減少280萬噸至1050萬噸;另一方面,本年度俄羅斯小麥銷售明顯放緩,頭三個月農戶僅售出790萬噸,同比減少26%。
這種"低庫存+弱銷售"的罕見組合,折射出當前市場的深層矛盾——盡管國際小麥價格持續走高,但俄羅斯國內加工企業卻表現出異常的采購謹慎。SovEcon分析師指出,這主要源于企業對即將上市的新季小麥的等待心理,以及終端消費者對高糧價的強烈抵觸。
這種"低庫存+弱銷售"的罕見組合,折射出當前市場的深層矛盾——盡管國際小麥價格持續走高,但俄羅斯國內加工企業卻表現出異常的采購謹慎。SovEcon分析師指出,這主要源于企業對即將上市的新季小麥的等待心理,以及終端消費者對高糧價的強烈抵觸。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庫存緊張,但是卻未引發國內價格飆升。市場監測顯示,除南部港口地區小麥價格較年初上漲8%外,內陸地區價格整體平穩。這種反常現象背后存在三重緩沖機制:首先,西伯利亞等非出口區仍保有390萬噸庫存,形成區域平衡;其次,政府通過糧食干預基金持續投放儲備;最重要的是,俄羅斯農業部預測2024年小麥產量將達9000萬噸,較去年增長12%的預期有效穩定了市場情緒。
SovEcon分析師表示,鑒于目前的庫存動態,俄羅斯國內市場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尤其是在遠離出口地區的市場,因為庫存相對較高,且消費者并不急于以高價購買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