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區通過支持重點龍頭企業、農機合作社發展,不斷完善秸稈利用體系。
目前,全區已形成由3家市級龍頭企業、21家中心飼草加工企業組成的加工產業鏈,9家農機合作社參與秸稈收獲離田,推動秸稈飼料化利用的全程機械化。
目前,全區已形成由3家市級龍頭企業、21家中心飼草加工企業組成的加工產業鏈,9家農機合作社參與秸稈收獲離田,推動秸稈飼料化利用的全程機械化。
在技術和服務模式上,該區探索出“秸稈收獲—運輸離田—企業加工—養殖企業飼喂—糞便發酵還田”標準化作業流程;創新采用“以稈代費”模式,農機合作社為農戶免費收獲玉米,農戶把秸稈交給農機合作社代替作業費。
2024年,萬全區秸稈離田實現全覆蓋,機械化秸稈離田面積24.2萬畝,秸稈飼料轉化量達42萬噸,玉米皮飼料化轉化量11萬噸、玉米芯粉加工量2萬噸,全區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產值達1.2億元,社會化服務組織、企業實現收益1100萬元,農戶銷售秸稈收入約3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