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是說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南美大豆雖然對華出口強勁,但是也基本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中美貿易摩擦,給南美大豆帶來了機遇,南美也確實抓住了這個機遇加大馬力向中國出口大豆,但是中國的需求實在是太大了。
根據海關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大豆4937萬噸,同比增長了1.8%。其中主要的來源就是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大豆。
大家都知道,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根據預計,巴西今年甩開膀子對華出口的大豆可能會達到8100萬噸。
這是個什么量級呢?
這大概占到巴西大豆全年出口量的75%。
這個量級可不低了,但是以中國對大豆的強勁需求來看,這還不夠。有分析認為,以上半年這個勢頭,預計全年中國對大豆的進口需求將達到1.12億噸,那么顯然南美就算是使足了勁,仍有缺口。
有人說那還有阿根廷和巴拉圭呢,這兩個雖然也是大豆重要的出口國,但是量級沒法和巴西比,量級不太大,所以即便算上這兩位這個缺口還是補不上。
尤其是到四季度,南美大豆出口旺季結束,這個缺口從哪里補呢?
于是就只剩美豆了,所以根據業內人士分析,中國還需要從美國進口約1500萬到2500萬噸的大豆。
第二個消息更炸裂,說美國將全面取消對華限制措施,大豆關稅將降至3%,這使得美豆對華出口價格大跌,預計美豆將大量對華出口。
為啥說這兩個消息讓市場炸鍋了呢?
因為涉及到兩件事,一是當前中美貿易走向如何,大家都在觀望,而這背后是兩個大國的博弈。
雖然中國對大豆需求強勁,南美大豆也確實難補上這個缺口,但是美國的日子也不好過,失去了中國市場,美國農民和美國的大豆商們腸子也快痛斷了。
所以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而博弈的結果呢,我也認為最后必然會繼續進口美豆,但是這不應該成為一個炸裂的消息,因為如果理性去分析,這個結果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二個消息就有點離譜了。
之所以說它離譜主要是因為它還說到了豆粕,說美豆一來,月均千萬噸的到港,油廠無力承受,豆粕庫存暴增,所以豆粕要面臨崩盤跳水。
哎呀,怎么說呢,往年,就說往年,一直是都是進口的南美大豆和美豆,每年都是這樣,怎么今年美豆恢復對華出口了,豆粕就得崩盤呢?
且不說即便美豆重新進入中國市場,量級還不確定呢。
但反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豆真來了,豆粕反而跌不了。
為啥?
美豆現在正是天氣炒作期,別看現在什么優良率挺高,大豆只要還沒收獲,那天氣炒作就少不了,也就是說美豆且得波動呢。
比如最近美豆就又漲了。
為啥漲了呢?
一方面就是因為市場預期美豆將重返中國市場,需求增長,那肯定帶著美豆也就看漲;
另一方面是美國與印尼達成了45億美元的農產品采購協議,印尼也把大豆進口的關稅從32%降到了19%。
這顯然也是有利于美豆出口的,所以需求增加,出口預期增加,美豆就漲了。
而美豆一漲,意味著全球大豆上漲,巴西大豆升貼水也會跟著增加,這就意味著即便關稅降低了,但是進口成本增加了,所以成本支撐效應就顯現了。
這也是為什么這兩天豆粕一直上漲的原因,美豆回來并不可怕,豆粕底依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