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豆粕突然上漲,就把市場搞得很迷糊,搞不清它為什么漲。
雖然說漲幅不怎么大,但是在一點兒利好沒有的情況下居然漲了,也是夠讓人納悶的。
好不容易適應了豆粕的上漲,好家伙,轉眼人家又跌了。
這就更讓人搞不清了,是徹底不行了,還是說又在醞釀什么新的大行情呢?
因為現在這個時刻非常關鍵,中美貿易重新談判,對豆粕的影響很大。
那么這時候,豆粕突然又蔫了,是不是嗅到了什么危險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有時候市場總喜歡自己嚇自己,行情稍一變動,就能冒出百八十個理由來。
但是豆粕的情況不一樣,我們之前分析過,豆粕是一個近弱遠強的格局。
之前豆粕上漲,主要是遠期情緒使然。
畢竟做生意不能光看眼前,也要看以后,而三季度進口大豆采購基本落下帷幕,但是四季度的訂單還沒著落呢。
我們之前說過,無論是美豆來還是不來,都對豆粕有支撐,只是支撐大還是支撐小的問題,這里就不再重復說了。
所以受此影響,市場對于遠期豆粕又重拾了信心,于是手上也不由地有一些動作,使得豆粕行情上揚。
但是俗話說得好,遠水它解不了近渴,遠水也救不了近火,當前的豆粕壓力已經是火燒屁股了。
一邊是進口大豆的瘋狂到港,一邊是油廠開機猛榨,一邊又是下游需求低迷,提貨緩慢,導致豆粕庫存壓力暴表。
暢想完遠期,還是得回到眼前的現實,于是豆粕壓力再次上升,行情就只能再次承壓。
不過,話又說回來,豆粕的底依然堅固,左不過是再跌到2800元/噸附近。
那大行情有沒有呢?
我認為有這個幾率,但不高。
因為這個要取決于中美貿易是否能重新恢復,或者說取決于四季度美豆是否能回歸中國市場。
我們之前分析,這個概率其實挺大的,因為兩邊都有需求。
中國需要美豆,而美豆更需要中國市場,所以雙方達成合作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很可能這個過程是曲折的,就是說可能不會太順利,要有來回博弈。
所以這個博弈的過程也是影響豆粕的過程,可能會促使豆粕看漲情緒增加,進而推升豆粕行情,但是漲勢很可能是曇花一現,最終還是要落到一個平穩的位置。
另外,養殖業的大整頓也勢必會影響到豆粕市場,隨著生豬降產能、降體重、降二育,以及豆粕的持續減量替代,也會限制豆粕的漲勢。
所以要說有什么大行情,我覺得波動的可能性會有,但是長期來看,豆粕有支撐,但是大漲的支撐是有限的,所以還是別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