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進口玉米拍賣常態化,市場對政策利空的反應減弱,交易邏輯重新回歸供需基本面。后市應重點關注政策投放數量和成交情況,另外,預計月底內蒙古中東部、京津冀、東北地區等地有較強降雨過程,需密切關注可能的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初期成交較高,后續成交偏低
2025年7月開始的進口玉米拍賣對國內玉米市場影響較為明顯。首先來看對玉米價格的影響。7月初進口玉米拍賣初期導致市場熱度快速下降,玉米價格快速下跌。但隨著拍賣持續,成交率低迷,市場對進口玉米的利空情緒逐漸消化,價格在7月下旬出現反彈,華北地區領漲,由于到貨量偏少,深加工企業紛紛提價促收。在華北價格上漲以及期貨上漲的帶動下,東北玉米價格也出現反彈。
從當前市場的心態來看,市場的心態由前期的積極賣糧變為觀望。拍賣初期價格下跌引發貿易商拋售,但隨后市場情緒逐漸穩定,貿易商逐步觀望。隨著進口玉米拍賣常態化,市場對政策利空的反應減弱,交易邏輯重新回歸供需基本面。玉米期末庫存同比下降,限制了價格進一步下跌的空間。總體來看,進口玉米拍賣更多的是對市場心態的影響,但近幾次拍賣來看拍賣對市場的直接影響逐漸減弱,情緒面轉向理性,價格在短期調整后企穩反彈。
深加工停機檢修,飼用維持剛需
截至7月25日,南北各地深加工企業陸續進入夏季檢修階段,開機率明顯下降,主要集中在安徽、黑龍江,同時下周開機率有可能還會下降。近兩年深加工企業夏季檢修階段再度開啟,首先深加工價格的調整并沒有讓自己的利潤得到有效或明顯地改變,現在價格對應產品的利潤基本都是虧損,所以深加工選擇停機檢修。
其次,深加工開機率降低,間接對于玉米的需求就會放緩或減緩,玉米深加工企業僅維持剛需而已,而不是需求大增。最后,東北余糧雖然在大幅度地減少,但并不代表深加工沒有庫存,畢竟南北操作策略不同,所以對于玉米的需求不強。飼用方面,生豬為主要的飼料需求,頭部企業著手各種對于產能的操作,首要就是控制出欄體重,從而使得豬價不要出現大幅度的大跌或暴跌行情,維持飼用的基本需求。
后市重點關注投放節奏和天氣變化
后市來看,短期利空因素逐步被消化,情緒面轉向理性,價格在短期調整后企穩反彈,但反彈高度受限。由于新作上市臨近和政策糧投放節奏的不確定性,市場仍存在波動風險。另外,極端天氣也不容忽視,預計未來10天,東北地區、華北北部等地多陣性降雨,累計降水日數可達5~8天,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利于土壤水分增加,但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低洼農田可能出現短時漬澇。
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7月25日聯合發布農田漬澇災害風險提示:預計7月26-27日,內蒙古中東部、京津冀、東北地區等地有較強降雨過程,上述地區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內蒙古東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吉林西南部等地農田漬澇災害風險較高,易造成作物根系早衰、土壤肥力流失。
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7月25日聯合發布農田漬澇災害風險提示:預計7月26-27日,內蒙古中東部、京津冀、東北地區等地有較強降雨過程,上述地區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內蒙古東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吉林西南部等地農田漬澇災害風險較高,易造成作物根系早衰、土壤肥力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