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論是回落還是反彈,玉米價格始終在一個價格區間內反復上下波動——向上沖,動力不足,向下跌,底部支撐。
這種行情是不是像極了握在手中的“風箏”?
當風箏飛得特別高時,就會有股力量把它拽回來;當風箏飛得特別低之時,就會有股力量把它放出去——拽、放來回自如!
正是這種行情,使得太多人陷入到一種患得患失的狀態!玉米到底缺不缺?還不能漲?還會不會翹尾行情?
最近市場中最關注的兩大焦點:
第一:天氣和種植面積擾動
作為一個純東北人,已經多年沒有“享受”到這種持續高溫帶給我的“熾熱”感,周邊的鄰居、朋友因為一個空調安裝,竟然大打出手,說明天氣太熱了。
東北都這么炎熱,可以想象一下南方區域的高溫天氣,人們的體感如何。
1、昨天新疆包攬高溫榜前8,吐魯番47.4℃排名第一,隨后就是河南鄭州,未來7天將打破當地2022年46天的全年高溫日數記錄。未來全國高溫的核心區,一個是在新疆,另一個就是河南、陜西、湖北、四川等地一帶。
2、正是這種高溫天氣之下,對于農作物都著影響,近日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5省啟動防高溫干旱三級應急響應。特別是河南,很多區域都出現明顯的干旱形勢。
3、黑龍江區域,玉米最大的主產區,但今年東部地區,由于去年玉米價格過低,很多人選擇種植大豆或其它農作物(包括輪換),對于東北地區的深加工是一個考驗,特別是新舊換季和產量上的影響。
綜上,在新季玉米產量上會有減產預期,只是多少而已。所以在新舊交接之時,給了市場行情的聯想——農民是否會惜售。
第二:庫存消耗量級
即將進入到八月份,市場中玉米的余量還有多少,始終是一個謎。但去年因為玉米價格過低,我們可以稱之為性價比,使得玉米非常順暢的消耗,而且消耗時間較長。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市場可流通的玉米庫存達到了同期的歷史低位,也意味著玉米價格想要大跌的可能性和概率非常之底,大白話就是底部有支撐,但不代表不會落價。這是兩個概念。
1、深加工庫存,普遍都有較高庫存,但卻有兩種操作:一種是主動降庫存以此來迎接新玉米上市后的收購;另一種是預期后面不會有大落價,怕新季玉米上市后的惜售。
所以兩種預判的交錯,使得深加工對于玉米的采購量也是一個制衡。
2、飼料企業,生豬產能去化進入到8月份將會開啟,大集團和中小型規模、散戶的集中出欄一定會在某個時間點爆發,非常有可能全面破7元價格,到底能跌多少,未知。
生豬產能淘汰,進口玉米拍賣,對于飼料企業的需求又形成了“缺”的補充。
綜上,接下來玉米市場進入到一個“脆弱”走勢階段,任何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將引發價格的波動——想要大漲的可能性很低,比取經還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