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國糧食生產的重要區域,以不足全國1/16的耕地貢獻了全國近1/10的糧食、1/4的小麥,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超1300億斤。因此,此次旱情格外引人關注。8月7日,河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邵宇翔介紹,平頂山、駐馬店、周口、濮陽等地局部旱情有明顯緩和,但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
此前,這輪旱情已經持續一個半月,駐馬店、周口、南陽、漯河等產糧大市旱情嚴峻,個別地方超過30天沒有有效降雨。國家氣候中心數據顯示,7月全國平均氣溫23.6℃,較去年同期偏高1.5℃,是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全國平均高溫日數(6.1天)也是歷史同期最多,其中湖北(21.5天)、河南(18.2天)、山東(12.1天)高溫日數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從河南全省來看,秋作物主要集中在玉米和花生,這些作物在生長關鍵期需要大量水分。少雨和高溫干旱對玉米穗發育和開花授粉不利,也會影響花生開花后果針下扎和果實膨大。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旱情具有極端溫度高、過程雨量小、持續時間長、水位下降快等特點。7月以來,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79.5毫米,較常年同期減少五成以上,像駐馬店7月降水僅有6毫米,較常年同期184毫米偏少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