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昨天咱們也分析了,情緒弱歸情緒弱,玉米的實際行情不至于到那個地步,所以情緒的事就交給時間去處理。
但是這種影響很不好,隨著玉米不斷出現極端行情,使市場對玉米越來越看空,玉米下方深不見底。
但就在這時候,一些新的信號也逐漸顯現。
第一,進口玉米拍賣暴露真實行情。
進口玉米拍賣持續了有一段時間了,市場都快把它給忘了,但是呢,它的影響力依然還在。
尤其是最近兩期拍賣中,雖然轉基因玉米成交走低,但是非轉基因玉米成交都保持高位。
之前烏克蘭非轉基因玉米成交率達到了68%,而8日的拍賣中非轉基因玉米的成交率直接達到了100%。
說明什么?
恰恰說明市場需求并不是一無是處啊。
有需求,那就好辦了。
第二,山東玉米上量持續低位。
盡管企業上演無量下跌,但是會發現,即便是一天3跌、4跌,玉米的上量也基本還是那個樣。
為啥?
肯定不是持糧主體挺價,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挺得住?
這時候都巴不得趕緊跑路呢。
所以不上量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山東華北的余糧確實沒多少了。
現在是無量下跌,昨天咱們分析過,這是壓價情緒導致的,無量跌什么?
只要這個上量再持續低幾天,那么玉米的跌勢自然也就止住了,但要警惕東北糧的再次闖入。
第三,春玉米上市的沖擊正在消化。
這兩天從小部分上市的春玉米情況來看,可以說很亂,報價忽高忽低,這也恰恰說明市場并不是一邊傾的行情,背后也是博弈。
但拋開情緒不談,新玉米剛上市水分較高,且質量參差不齊,尤其是有的玉米棒報價再加上運費七七八八的成本,流通不順價。
所以春玉米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補充玉米供應,這是存疑的。
而新玉米全面上市怎么也得到九十月份了,這怎么也還有一段時間,這期間補庫靠什么來支撐呢?
第四,物極必反。
什么事都逃不過這個規律,行情是這樣,情緒也是這樣。
這幾天玉米的情緒也好,行情也罷,可以說已經快達到一個極點了,因為從玉米供需層面來看,不至于如此慘烈。
所以,有情緒透支的問題。
但是情緒也不是無底洞,也有到極點的時候,所謂物極必反,當到達極點時也就是該到拐點的時候了。
這之前也反復上演,前期壓價壓得狠、壓得猛,玉米跑得快、跑得多,到后期反而容易出現供應短缺,促使企業重新漲價促糧。
玉米還在下跌,我們也不知道玉米要跌到什么時候,但從底線的角度來看,玉米應該也快到極點了,所以玉米應該離止跌企穩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