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瑪縣北疆鄉連片麥田里,3臺綠色自走式聯合收割機正在有序作業。機器前端切割裝置高速運轉,將飽滿的麥穗卷入機身,經脫粒、清選等工序后,金黃的麥粒直接進入糧倉,秸稈則被粉碎還田。駕駛員通過駕駛艙內的智能終端實時監控作業進度,糧倉儲滿后,麥粒通過卸糧筒精準輸送到隨行的運輸卡車上,整個過程高效連貫。
“今年合作社共種植小麥4000畝,畝產預計700斤左右,目前正搶抓晴好天氣搶收,確保顆粒歸倉、豐產豐收。”呼瑪縣興疆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寧的話語里滿是豐收的期待。
地處北緯51°的呼瑪縣是典型的冷涼型農業區,無霜期僅90至110天,農業生產條件本不優越,但它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森林覆蓋率高達71.2%,黑龍江支流形成天然水系,河谷平原土壤有機質豐富。全縣轄6個鄉2個鎮54個行政村,農業人口占比65%,主要種植作物以大豆、小麥為主。
近年來,依托低空經濟發展浪潮,呼瑪縣爭取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推進飛防作業、作業服務公司等農機作業代耕服務,通過土地托管推動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化、機械化、集約化轉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不僅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效銜接打下基礎,更讓全縣綠色食品認證面積突破100萬畝,綠色食品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80%。2025年,呼瑪縣入選全國第三批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成為高寒地區綠色農業發展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