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小麥面臨困境的時候,原本能緩解壓力的另一條路也斷了——沒錯,就是飼用替代。今年小麥剛上市時,市場普遍認為小麥會在替代領域大放異彩,當時我也是這么看的。從后續的走勢來看,小麥確實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了一段時間。
然而,形勢突變,玉米價格開始下跌。盡管七八月份玉米市場還勉強支撐了一段時間,但到了9月份,情況可能就不容樂觀了。
因為9月份華北地區的春玉米即將大量上市,玉米市場已經暗流涌動,各方都在觀望。所以,預計在春玉米集中上市的地區,玉米價格可能會迅速回落,甚至有可能跌破小麥價格。
雖然托市收購的速度有所加快,但小麥市場的壓力依然巨大。一方面,新小麥和陳小麥同時涌入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難以緩解;另一方面,盡管托市收購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小麥價格依然沒有明顯的起色。這讓很多人對小麥市場的前景失去了信心。
玉米市場近期展現出了相當的吸引力。究其原因,去年玉米價格大幅下跌,不少投資者成功抄底獲利,這讓今年更多人想要在玉米市場再試身手。
于是,從小麥轉向玉米的意愿愈發強烈。然而,九月的市場并非一片坦途,玉米存在下跌風險,而小麥也難免受到玉米行情的拖累。不過,由于有托市政策的支撐,小麥的下跌幅度可能相對較小,價格波動不會像玉米那樣劇烈。
隨著九月中秋和國慶雙節的臨近,面粉消費將迎來一個小高峰,面粉廠的采購力度有望增強。托市收購量越大,市場上剩余的糧食就越少,這為后續價格上漲提供了機會。
然而,從長期來看,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難以徹底改變。國庫中陳小麥儲備充足,輪換出庫的壓力依然存在,這將繼續對小麥市場施加一定的壓力。
未來市場走勢的關鍵在于緊密關注三大核心變量:其一,托市收購的規模至關重要,目前收購量已接近千萬噸,隨著余糧的持續減少,遠期價格有望得到有力支撐;
其二,玉米的上市節奏不容忽視,需密切關注貿易商拋售小麥的力度,這將直接影響市場供需平衡;
其三,終端消費的復蘇態勢也是關鍵所在,消費的回暖將為價格提供堅實基礎。
自夏收以來,小麥市場多空因素相互交織,購銷雙方的博弈異常激烈,行情的反復無常已成為市場的常態。綜合考慮政策導向、供需格局以及市場心理等多方面因素,預計短期內小麥市場仍將維持區間震蕩的格局,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在此背景下,建議各持糧主體保持理性,審慎進行購銷決策,切勿盲目跟風看漲或看跌。要善于把握階段性的市場機會,該出手時果斷出手,及時規避潛在風險。避免盲目跟風拋售糧食,同時也要警惕陷入“賣跌不賣漲”的不良循環,以穩健的策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