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現貨市場參考價,截至9月4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8580元/噸,其中大連地區約8500元/噸。天津地區約8500元/噸、青島地區約8510元/噸、張家港地區約8610元/噸、東莞地區約8700元/噸、防城港地區約8530元/噸左右。
美豆持續低位徘徊
本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跌多漲少,出口壓力仍在。目前中美關系仍顯緊張,尚未對美豆進行采購,給予美豆蒙上陰影,美豆承壓持續在低位徘徊。周初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8月31日,美國大豆優良率為65%,一周前69%,去年同期65%。
報告發布前分析師預期為68%。北京時間9月13日(周六)凌晨美國USDA發布9月月度供需報告。目前有傳言稱今年美國大豆產量可能比政府8月初預測的要低一些。根據咨詢機構StoneX對生產商的調查,今年美國大豆單產預計為53.2蒲/英畝,較上月預估值低0.4蒲。大豆產量預計為42.57億蒲,低于上月預測的44.25億蒲,關注此次報告給予市場的指引。
報告發布前分析師預期為68%。北京時間9月13日(周六)凌晨美國USDA發布9月月度供需報告。目前有傳言稱今年美國大豆產量可能比政府8月初預測的要低一些。根據咨詢機構StoneX對生產商的調查,今年美國大豆單產預計為53.2蒲/英畝,較上月預估值低0.4蒲。大豆產量預計為42.57億蒲,低于上月預測的44.25億蒲,關注此次報告給予市場的指引。
產地棕櫚油庫存增加
本周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基準合約止跌反彈,棕櫚油上漲1.58%,上周下跌3.36%。本周一與周五因公共假期休市,市場缺乏方向指引。從出口方面來看,產地出口較好。但產量以及庫存偏高,也同樣限制漲幅。調查顯示,馬來西亞8月棕櫚油庫存預計連續第六個月上升,因為產量增速仍快于出口需求。
若庫存繼續增加,可能對價格形成壓力。另外原油價格較低,使得棕櫚油作為生物燃料性價比降低。投資者普遍預計歐佩克聯盟將在周末會議上考慮進一步提高產量目標。下周北京時間9月10日午間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布的出口與庫存數據可能左右市場走勢。
若庫存繼續增加,可能對價格形成壓力。另外原油價格較低,使得棕櫚油作為生物燃料性價比降低。投資者普遍預計歐佩克聯盟將在周末會議上考慮進一步提高產量目標。下周北京時間9月10日午間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布的出口與庫存數據可能左右市場走勢。
油脂基差易漲難跌
本周國內油脂基差多以堅挺為主,菜籽油基差上漲相對明顯。豆油方面,目前國內油廠大豆壓榨處于高位,預計本月壓榨總量或將達到1000萬噸,豆油庫存也高于去年同期,基差方面易漲難跌。截至本周四,華北地區貿易商一豆基差01+140~150穩定、山東地區工廠一豆01+160~200基差上漲10、華東地區主流01+250,基差堅挺、華南地區主流在01+170~330左右,基差上漲40。
棕櫚油方面,本周棕櫚油基差平穩,進口利潤較差,成交方面略有好轉,逢回調補充庫存。華北地區貿易商24度棕油01+100~120。華東地區基差在01+30,基差上漲10、華南24度基差多在01-30~60,基差穩定。
菜油方面,目前庫存依舊充足,周內期價波動幅度較大,主因是我國有新增菜籽到港卸船疊加澳大利亞新作菜籽豐產,可出口至中國的量增加。另外加拿大新作菜籽豐產,加拿大總理或親自帶隊與中國談判,解決貿易爭端問題,市場看多心態受到影響。
目前廠商對于菜籽油挺價心理較強。川渝地區三級菜油基差為01+350~400左右,基差堅挺,華東地區三級菜油01+180~200,基差上漲20、華南廣西地區三級菜油現貨01+80~200,上漲20~30、廣東一級菜籽油基差在01+280~300,基差上漲20。
棕櫚油方面,本周棕櫚油基差平穩,進口利潤較差,成交方面略有好轉,逢回調補充庫存。華北地區貿易商24度棕油01+100~120。華東地區基差在01+30,基差上漲10、華南24度基差多在01-30~60,基差穩定。
菜油方面,目前庫存依舊充足,周內期價波動幅度較大,主因是我國有新增菜籽到港卸船疊加澳大利亞新作菜籽豐產,可出口至中國的量增加。另外加拿大新作菜籽豐產,加拿大總理或親自帶隊與中國談判,解決貿易爭端問題,市場看多心態受到影響。
目前廠商對于菜籽油挺價心理較強。川渝地區三級菜油基差為01+350~400左右,基差堅挺,華東地區三級菜油01+180~200,基差上漲20、華南廣西地區三級菜油現貨01+80~200,上漲20~30、廣東一級菜籽油基差在01+280~300,基差上漲20。
油脂后市展望
綜上所述,外圍方面目前美豆持續在低位徘徊,關注報告落地。不過中美關系僵持,不利于美豆出口,美豆價難有走高的機會。產地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有望繼續增庫,達到220萬噸上方,關注印度采購情況。國內方面,9-11月份大豆仍是集中到港期,市場預計9月總壓榨量達到1000萬噸,即便是旺季,有國慶、中秋節日備貨支撐,但或許進一步走高有難度,因此建議適逢低點持續補充剛需即可,等待更多消息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