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繼對加拿大菜籽油加征了100%的關稅后,中國再決定對加拿大油菜籽加征高達75.8%的反傾銷關稅,直接讓加拿大近50億加元的油菜籽出口癱瘓;而美國大豆,也因47%的總關稅被徹底擠出中國市場,美國大豆協會罕見發聲:“我們的大豆,沒有買家。”在這一輪看似技術性、實則高度政治化的關稅博弈中,全球食品系統暴露出一個本質問題:我們太依賴一個不可預測的國際市場,而缺乏一套應對“地緣政治化”的糧食韌性體系。
糧食,正在成為大國博弈的新戰場
美加對中國電動車、鋼鐵征稅,中國就對加拿大油菜籽和美國大豆加碼反制;與此同時,特朗普高舉著關稅大棒,對歐盟、拉美、東南亞食品的高關稅政策已在路上,甚至連橄欖油、奶酪、咖啡、可可等日常消費品也難以幸免。這不是傳統的貿易保護,而是糧食武器化的開始。
糧食和農產品原本是國家安全底線,現在卻成了外交談判的籌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省長斯科特·莫伊親赴中國求解,美國大豆協會奔走疾呼,而農民、消費者,卻成了最大輸家。IATP(農業與貿易政策研究所)的凱倫·漢森·庫恩指出:“這些關稅談判都是閉門進行的,協議本身可能無法執行,而農民和企業根本無法提前規劃。”用她的話說,“如果你是農民或者投資者,這樣的環境只會帶來混亂和恐慌。”這些影響,已經遠遠超出個別國家的邊界。
糧食和農產品原本是國家安全底線,現在卻成了外交談判的籌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省長斯科特·莫伊親赴中國求解,美國大豆協會奔走疾呼,而農民、消費者,卻成了最大輸家。IATP(農業與貿易政策研究所)的凱倫·漢森·庫恩指出:“這些關稅談判都是閉門進行的,協議本身可能無法執行,而農民和企業根本無法提前規劃。”用她的話說,“如果你是農民或者投資者,這樣的環境只會帶來混亂和恐慌。”這些影響,已經遠遠超出個別國家的邊界。
糧食體系到底誰說了算?
過去幾十年,國際市場主導了食品體系的設計邏輯。全球貿易的效率最大化壓倒了一切,結果是:生產集中在少數糧食大國;全球供應鏈超長、超復雜;進出口依賴高度集中,極端脆弱這套體系在和平繁榮時代運行良好,但在貿易沖突和地緣風險升高的今天,這種模式正加速崩塌。
今天,一紙關稅令,就可以讓一整個國家的農產品出口從主渠道變成死胡同;一個總統的推文,就可能導致全球期貨市場大幅波動。這不是市場自由的問題,而是糧食主權與韌性缺失的問題。
今天,一紙關稅令,就可以讓一整個國家的農產品出口從主渠道變成死胡同;一個總統的推文,就可能導致全球期貨市場大幅波動。這不是市場自由的問題,而是糧食主權與韌性缺失的問題。
我們需要一套新的糧食規劃體系
糧食體系不能再建在政治博弈和短期經濟利益上。面對未來更頻繁的沖擊,“合作中的自力更生”應成為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的核心。具體而言:
1. 重構糧食安全觀不僅僅是庫存安全、價格穩定,更要考慮國際依賴風險、進口結構集中度、關鍵品類替代能力。要將“糧食外交風險”納入國家糧食安全評估體系。
2. 支持本地化與多元化生產恢復和培育本地農產品供應鏈,提升特色農作物種植的政策激勵。不是去全球化,而是構建“去依賴性”的結構。
3. 建立區域農業合作聯盟與志同道合國家建立穩定的農業伙伴關系,共享種子、技術、經驗和產能。避免被單一大國“鎖喉”。
4. 推動農業補貼與貿易政策聯動關稅不能單獨使用,應與農業信貸、保險、產能儲備、戰略采購配套,形成有序的國內保障體系。
5. 構建農業應對貿易戰的“緩沖池”包括農產品風險儲備、出口退稅應急機制、與國際多邊組織的協調機制,以更穩健的方式應對突發貿易摩擦。
1. 重構糧食安全觀不僅僅是庫存安全、價格穩定,更要考慮國際依賴風險、進口結構集中度、關鍵品類替代能力。要將“糧食外交風險”納入國家糧食安全評估體系。
2. 支持本地化與多元化生產恢復和培育本地農產品供應鏈,提升特色農作物種植的政策激勵。不是去全球化,而是構建“去依賴性”的結構。
3. 建立區域農業合作聯盟與志同道合國家建立穩定的農業伙伴關系,共享種子、技術、經驗和產能。避免被單一大國“鎖喉”。
4. 推動農業補貼與貿易政策聯動關稅不能單獨使用,應與農業信貸、保險、產能儲備、戰略采購配套,形成有序的國內保障體系。
5. 構建農業應對貿易戰的“緩沖池”包括農產品風險儲備、出口退稅應急機制、與國際多邊組織的協調機制,以更穩健的方式應對突發貿易摩擦。
糧食的未來,不能靠“賭”
當今世界,已經不再是那種“全球分工,各取所需”的穩定局面,而是一個不確定性疊加的時代:地緣沖突、極端氣候、疫情余波、技術割裂、能源風險……糧食體系不能再建立在“別人種、我買”的幻想之上。今天美國農業協會發出的警告、加拿大省長的急訪、歐洲農民的游行,都是對現有糧食體系過度市場化、過度外包的反噬。
糧食安全的邏輯已經變了。貿易可以促進效率,但不能成為唯一解。糧食不能再是風險傳導的“最后一棒”,而要成為國家戰略的“第一根柱”。是時候,用一套新的邏輯重新規劃我們的糧食體系了。糧食體系至關重要,不能任由一個國家擺布,更不能任由一個人左右。
我們必須將持續貿易戰引發的糧食體系動蕩視為最終擺脫糧食體系依賴帶來的動蕩和權力博弈的契機,并從根本上構建韌性。特朗普的貿易亂局將持續存在,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如此。 現在,那些關注可持續和韌性糧食系統的國家應該認識到,通過合作的方式實現自力更生,損失不大,收獲卻很大。
糧食安全的邏輯已經變了。貿易可以促進效率,但不能成為唯一解。糧食不能再是風險傳導的“最后一棒”,而要成為國家戰略的“第一根柱”。是時候,用一套新的邏輯重新規劃我們的糧食體系了。糧食體系至關重要,不能任由一個國家擺布,更不能任由一個人左右。
我們必須將持續貿易戰引發的糧食體系動蕩視為最終擺脫糧食體系依賴帶來的動蕩和權力博弈的契機,并從根本上構建韌性。特朗普的貿易亂局將持續存在,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如此。 現在,那些關注可持續和韌性糧食系統的國家應該認識到,通過合作的方式實現自力更生,損失不大,收獲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