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這股寒流之中,烘焙市場卻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潛力。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2025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現狀及趨勢研究報告》揭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圖景——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已突破56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9.2%,并預測至2029年,這一數字將躍升至8595.6億元。
面對如此跌宕起伏的行業變遷,2025年的烘焙市場又將孕育哪些新興趨勢?哪些力量將引領行業破冰前行?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索,揭開烘焙行業新一年的神秘面紗。
一、“高端烘焙”不再?
近兩年,關于高端烘焙跌落神壇的新聞想必圈內烘焙人有目共睹。2024年12月有著“蛋糕界愛馬仕”之稱的高端烘焙品牌Lady M重新殺回內地,于上海開出品牌首家直營門店。
然而,時隔2年,再次回歸內地市場的Lady M卻沒有受到中產的歡迎,于社交媒體上也并未出現排長隊的相關內容。
還有此前將一條吐司賣到98元,引發排隊熱潮的“銀座仁志川”也在2024年11月宣布上海長寧龍之夢店閉店,其他門店亦不再需要排隊購買。
近兩年經濟下行,中產“囊中羞澀”。當”把錢花在刀刃上“成為烘焙消費的新理念時,高端烘焙的確很難打動人心。
二、精品烘焙主導商場話語權
高端烘焙品牌的倒下,并不意味消費者不能接受高價。
事實上消費者對于精致逼格的餐飲需求依然還在。據美團數據,近3年,精致餐飲相關的就餐需求搜索量增長了1.3倍。在支出收緊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于烘焙產品單價的接受度和消費頻率卻越來越高了。
過去幾個月,多家人均消費在40-60元的烘焙品牌開始攻占北上廣深的商場。各大品牌各家門店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盛況。
這波火起來的精品烘焙品牌,如石頭先生的烤爐、UH祐禾面包、Paper Stonge Bakery等皆以新鮮現烤,手工制作,主打優質原料和創意產品吸引消費者。
這些能夠“眼見為實”的直觀感受,在情感方面將烘焙品的價值感直線拉滿,而這種價值感也是烘焙賽道上的品牌方們,竭盡所能想要呈現給消費者的——“值得感”。
人均40-60元,看似小貴,但是份量足,用料多,就會給消費著“很值”的感覺。這批新興的精品烘焙品牌彌補了之前消費者缺失的“值得感”,花錢消費的體驗感和心理滿足在這一刻具像化了。
三、瞄準大單品賽道或可持續發展
烘焙品牌的競爭向來激烈,每年都有品牌倒下或出現,但烘焙專門店卻層出不窮。
貝果、生吐司、瑞士卷、舒芙蕾......近年來,不斷有烘焙大單品走紅,越來越多的烘焙品牌開始押注單品,開出烘焙專門店,甚至走向連鎖化經營。
從整個市場來看,各類專門店數不勝數。2024年,烘焙專門店則以蛋撻、司康、銅鑼燒、可麗露、核桃馬里奧等新一代大單品為主打持續涌現并迅速擴張。
其中,2024年4月在浙江紹興開出首店的嫣然苡茉,截至目前在全國有40+門店。
仔細梳理這些門店的產品或者經營模式不難發現,聚焦細分賽道,打造單品店的關鍵在于把握“品牌即品類”的方向,快速出圈,迅速占領消費者心智。
品牌們從LOGO到門店設計再到產品,都在強調”出片率”,強調消費體驗。從透明的櫥窗、精致的包裝、誘人的出品無一不在無形中影響著消費者的心智,于細微末節處強化品牌價值感。
對于當下的年輕人而言,消費已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滿足,更是一種情感與體驗的獲取,他們渴望在每一次消費中都能獲得滿滿的情緒價值。隨著市場細分趨勢的加劇,那些能夠精準捕捉并滿足年輕人獨特需求,通過打造個性化、差異化的“標簽”來增強消費者體驗的品牌,正日益受到青睞。
四、冷凍烘焙呼嘯前進
在各烘焙品牌相互廝殺時,提供預制面團的冷凍烘焙,卻不聲不響地捂嘴笑。
此前億滋收購恩喜村的消息,圈內人士想必都知曉。消費者可以不知道億滋,沒聽過恩喜村,但一定知道山姆的瑞士卷。不止瑞士卷,在山姆倍瘋搶的榴蓮千層、芝士蛋糕、泡芙等都出自恩喜村。
恩喜村做為冷凍烘焙的代表企業,僅2022年在山姆的銷售額就已達到15億元,其中光瑞士卷就賣了6個億,榴蓮千層4個億,且恩喜村的客戶范圍進一步擴大至盒馬、喜茶、奈雪、沃爾瑪等行業領軍企業。
而說起億滋,一家成立百年的全球知名食品公司,烘焙點心早已被明確為億滋國際的第三增長曲線。早在2020年,億滋國際就收購了北美著名冷凍烘焙制造商Give & Go;2022年又將中東歐市場的領先企業Chipita Global SA納入旗下,全面布局烘焙食品領域。
億滋和恩喜村的通力合作無疑是對冷凍烘焙行業前景的看好和認可。據光大證券2023年的一份研報顯示,中國冷凍烘焙市場的潛力巨大,其中烘焙店和餐飲店的滲透率、占有率仍有待提升,而商超渠道則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除山姆、盒馬之外,沃爾瑪、胖東來、永輝超市等諸多商超同樣在加碼烘焙賽道。冷凍烘焙的易標準化、可提前預制,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等是商超、餐飲渠道保證評價且批量走貨的關鍵,而正是憑借冷凍烘焙的優點高性價比、產品豐富、上新快,也將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五、烘焙工廠瞄準下沉市場
超級會員店之后,超級工廠店又來了。
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比如成都、青島、洛陽、南昌等城市悄然興起了一種新型業態——面包工廠。
十豆川超級糕工廠店、大豫人家超級烘焙工廠店、中原鋪子超級工廠店,到萌鴨淇淇超級面包工廠店等等,這些店鋪都打著“9.9元全場任選”的標語。2024年這種以價格為噱頭,動輒幾百上千平米的烘焙大店不斷涌現,而且大多數表現不俗!
十豆川超級糕工廠店、大豫人家超級烘焙工廠店、中原鋪子超級工廠店,到萌鴨淇淇超級面包工廠店等等,這些店鋪都打著“9.9元全場任選”的標語。2024年這種以價格為噱頭,動輒幾百上千平米的烘焙大店不斷涌現,而且大多數表現不俗!
三四線城市作為烘焙的下沉市場,潛力巨大。縣城消費群體,是經歷中國城市化一輪輪洗禮,在縣城沉淀下來的一批政府、事業單位、企業員工、個體老板等收入相對穩定的群體。在一線城市明顯感受消費降級時縣城的消費卻基本不受影響。
從各種兩元面包店、三塊半、五元店、九塊九等低價模式的典型門店,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可以窺斑知豹。這些成功的現象,無疑給萎靡不振的烘焙市場,打了一針興奮劑。也許新的一年,烘焙市場的下沉或將繼續深入。
六、烘焙的進一步普及化和日常化
綜上,隨著烘焙產品在中國的普及化和日常化,消費者已逐漸形成消費烘焙產品的習慣,同時也對烘焙產品提出了更加成熟的需求。
正在快速增長中國烘焙市場,為烘焙品牌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烘焙品牌們要緊跟時代步伐,敏銳捕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利用消費者習慣的成熟化和需求的個性化不斷創新產品,提升品質,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品牌形象,同時為整個烘焙行業帶來新氣象,推動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大勢之中必有機會,希望我們都能搭上時代的快車,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