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季大豆開局良好,產量預計與上年基本持平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周度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5月18日當周,美國大豆種植率為66%,高于市場預期的65%,去年同期為50%,五年均值為53%。當周美豆出苗率為34%,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分別為25%和23%。美國農業部在5月供需報告中,預計新年度美豆播種面積為8350萬英畝,美豆單產為52.5蒲式耳/英畝,美豆產量預估為43.4億蒲式耳,上年同期為43.6億蒲式耳。2025年美豆開局表現不錯,近日出現的降雨可能會阻礙中西部大部分地區的種植。美國農業部給出的美豆單產偏高,能否實現這一目標,生長關鍵期的天氣至關重要。
巴西大豆出口強勁,阿根廷大豆遭遇暴雨侵擾
目前巴西大豆已經結束收割,基本實現強勢增產目標,出口能力顯著提升,該國4月份大豆出口量高達1527萬噸。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預計,巴西5月大豆出口量預計為145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00萬噸。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5月14日,阿根廷大豆收獲進度為64.9%,比一周前增加20個百分點,盡管比過去五年均值仍然落后5個百分點。
阿根廷農業中心地帶近日遭遇暴雨襲擊,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大雨可能會進一步推遲收割并造成減產。該交易所本周維持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5000萬噸不變,略低于上年的5020萬噸。美國農業部和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給出的最新預估分別為4900萬噸和4850萬噸。
阿根廷農業中心地帶近日遭遇暴雨襲擊,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大雨可能會進一步推遲收割并造成減產。該交易所本周維持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5000萬噸不變,略低于上年的5020萬噸。美國農業部和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給出的最新預估分別為4900萬噸和4850萬噸。
進口大豆通關速度加快,供給壓力陸續兌現
進入5月份,國內進口大豆通關速度整體加快。近日多地海關通關時間已由此前的20天以上縮短至10天左右。隨著進口大豆卸貨速度加快并運抵工廠,部分油廠大豆短缺現象得到改善,并進入供應持續增加節奏。根據巴西大豆發運情況和進口船期跟蹤數據,目前正處于進口巴西大豆到港高峰期。
預計5月進口大豆將達1300萬噸,6月維持在1200 萬噸,7月也將到950萬噸。油廠原料供給增加,大豆周度壓榨量從此前預計的200萬噸增加到220萬噸左右。下游采購心態整體平和,豆粕庫存攀升,價格持續承壓回落。以張家港為例,豆粕報價在不到一個月內從最高的3900元/噸下跌到5月21日的2830元/噸,累計跌幅超千元。目前來看,來自供應端的壓力陸續釋放,油廠壓榨利潤偏低,國內豆粕市場整體處于價值低估狀態。
預計5月進口大豆將達1300萬噸,6月維持在1200 萬噸,7月也將到950萬噸。油廠原料供給增加,大豆周度壓榨量從此前預計的200萬噸增加到220萬噸左右。下游采購心態整體平和,豆粕庫存攀升,價格持續承壓回落。以張家港為例,豆粕報價在不到一個月內從最高的3900元/噸下跌到5月21日的2830元/噸,累計跌幅超千元。目前來看,來自供應端的壓力陸續釋放,油廠壓榨利潤偏低,國內豆粕市場整體處于價值低估狀態。
近期國內豆粕市場展望
美豆良好開局降低天氣炒作風險,阿根廷暴雨造成的收割延遲和減產擔憂,為CBOT大豆走強帶來支撐。中美雖達成貿易協議,但美豆受限于23%的高關稅,對華出口競爭力仍低于南美大豆。90天過渡期結束后,中美關系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目前沿海豆粕現貨累計跌幅過大,價格泡沫得到充分釋放,繼續回落空間明顯受限。隨著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壓力得到市場充分交易,內外盤聯動性有望逐步回升,有助于豆粕市場修復近期低估值。阿根廷暴雨引發減產擔憂,美豆陸續進入天氣敏感期,國內三季度進口大豆供應壓力預期下降。豆粕期貨市場在技術上有突破近期低位盤整狀態的跡象,如能得到現貨或外盤配合,有望繼續擴大升幅。
目前沿海豆粕現貨累計跌幅過大,價格泡沫得到充分釋放,繼續回落空間明顯受限。隨著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壓力得到市場充分交易,內外盤聯動性有望逐步回升,有助于豆粕市場修復近期低估值。阿根廷暴雨引發減產擔憂,美豆陸續進入天氣敏感期,國內三季度進口大豆供應壓力預期下降。豆粕期貨市場在技術上有突破近期低位盤整狀態的跡象,如能得到現貨或外盤配合,有望繼續擴大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