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才剛說完,豆粕后續趨勢上揚,市場也正在預期的美好之中呢,怎么突然說跌就跌了呢?
說白了,還是近期壓力太大,所以才不得不把豆粕從遠期拉回到現實之中。
那么,豆粕的現實是什么?
第一,庫存高企。
現在是南美大豆出口旺季,每月動輒千萬噸級的到港,壓得油廠也是喘不過氣來。
當前豆粕庫存已經是超過100萬噸了,供應壓力倍增,也對豆粕形成了較大的壓制。
第二,脆弱的市場情緒。
最近農業農村部關于生豬養殖的一條消息,不僅令豬價大跌,豆粕也跟著受牽連。
消息稱,要嚴格落實產能調控舉措,合理淘汰能繁母豬,并適當調減存欄,減少二次育肥,控制肥豬出欄體重,以及嚴控新產能,并持續推廣豆粕減量替代。
這個消息里有兩句話要了豆粕的命:
第一句,生豬要減產能;
第二句,豆粕要減量替代。
這兩句話使脆弱的市場情緒再次受到壓迫。
豬少了,意味著豆粕的需求也就少了嘛,所以本來博弈就挺激烈,這個消息一出,天秤的砝碼就完全壓在了利空這一邊。
由于這個消息是這兩天才發出來的,對豆粕來說是一個突發事件,所以豆粕就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下跌了。
但是預計不會跌得太猛,因為其實別看豆粕漲了好幾天,也根本沒漲多少,所以再向下跌的空間也就有限。
另一方面,這個消息對豆粕來說其實算不上什么太大的利空。
因為官方讓調減生豬產能,并不是說大幅調減,只是回到合理區間。而豬肉作為中國第一大消費肉類,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剛需支撐是仍然存在的。
另外這個豆粕減量替代也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事,都執行了好幾年了,而且不光是豆粕減量替代,還有玉米,但你看玉米之前漲得多猛,有影響嗎?
所以豆粕也是一樣,相信市場在稍作整理之后,很快就會消化這個利空,豆粕的跌勢也就會止住。
然后時間馬上就到8月份了,8月份中美貿易面臨新一輪談判,而這次的談判非常重要,或將決定著四季度美豆是否能重回中國市場。
但這個我們之前也分析過了,無論美豆來不來,對豆粕來說都不是一個利空,相反卻是支撐。
所以沒必要恐慌,且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