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大豆進口創紀錄,疊加國內飼料生產商的需求疲軟,導致國內豆粕庫存持續累積,這可能影響中國在美國大豆出口旺季(四季度)的采購意愿。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迄今為止中國尚未預訂第四季度的美國大豆船貨。目前美國大豆處于關鍵生長期,中西部天氣總體有利,強化秋季豐收預期;如果頭號進口國中國對美國新豆的需求放緩,可能令芝加哥大豆期價進一步承壓。
過去兩周芝加哥大豆期貨已經連續兩周下跌,而大連豆粕期貨價格也因供應充足而連續四個交易日下滑。分析師指出,若第三季度價格持續低迷,壓榨企業面臨虧損,第四季度的大豆采購需求可能不及預期。第四季度也是美國新豆銷售的傳統高峰期。
行業人士稱,一些工廠已經因倉容不足而停工。華南等地的壓榨廠已經開始小規模停工,因為豆粕庫存積壓,倉庫空間不足。未來可能還有更多油廠停工。
從壓榨利潤來看,自5月中旬以來,日照地區的大豆壓榨利潤一直為負。由于肉類消費低迷,飼料生產商的需求疲軟,加劇了供應過剩的局面。斯通艾克斯分析師表示,未來一到兩個月,壓榨廠將面臨巨大的豆粕庫存壓力。
中國近期承諾減少能繁母豬存欄量、控制新增產能,并減少飼料中豆粕用量,以穩定今年大幅下跌的肉類價格,這些措施將進一步限制豆粕消費。
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6月份進口量為歷史次高值。中國近期從阿根廷進口豆粕,進一步加劇供應過剩,令油廠面臨停工壓力。
新加坡貿易商稱,即使中國國內豆粕供應過剩,但是基于價格優勢,從阿根廷進口豆粕仍然有利可圖。
與此同時,市場密切關注貿易談判進展,如果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可能改變中國買家的購買模式。分析師稱,如果中美達成協議,中國可能會在第四季度恢復采購美國大豆,因為沒有關稅的話,美國大豆價格會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