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8月5日),中國壓榨企業向本地飼料廠售出近200萬噸豆粕,創下2025年單日最高銷售紀錄。此次銷售的豆粕主要在10月至2026年1月的交付,反映出市場對第四季度美國大豆出口旺季供應短缺的擔憂。
斯通艾克斯新加坡公司副總裁Cheang Kang Wei指出,中國第四季度及2026年初的大豆采購進度顯著落后于歷史水平,主要受中美貿易沖突影響。
周二的遠期豆粕銷量遠超上周全周的85萬噸,顯示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中糧集團和中儲糧等主要壓榨企業成為此次銷售的主要供應商。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依賴進口大豆生產豆粕和豆油。壓榨企業通常通過預售豆粕鎖定加工利潤,同時從國際市場采購大豆作為原料。
分析人士稱,市場對中美農業協議可能破裂的擔憂,疊加期貨市場壓榨利潤可觀,促使企業加快預售以保障收益。
目前,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盡管雙方已進行多輪磋商,但仍未達成協議。這一不確定性持續影響中國大豆進口,并推動國內壓榨企業采取更為謹慎的采購和銷售策略。豆粕遠期合同激增反映市場對供應風險的規避,同時也凸顯了全球貿易政策對農產品市場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