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前期受到舊作缺口邏輯支撐,國內玉米市場呈現震蕩偏強走勢。7月份進口玉米拍賣兌現構成市場轉折點,隨著進口玉米不斷投放,缺口邏輯被打破。同時,新季玉米產量預期穩定,期價也不斷走低。
目前來看,無論是全球玉米市場,還是國內玉米市場,均為供需寬松預期,尚看不到能夠明顯打破寬松背景的驅動,內外盤期價繼續探底走勢。
南半球玉米豐產上市
當前,南美玉米收獲進入后期,產量預期較前期變化不大,整體為豐產兌現。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稱,截至8月6日,2024/2025年度阿根廷玉米收獲進度為89.3%,其對產量的預估為4900萬噸,與上月持平,同比下降5%,處于歷史高位水平。
CONAB稱,截至8月初,巴西2024/2025年度的二季玉米收獲進度為75.2%,去年同期91.3%,五年均值77.5%。其對巴西玉米總產量的預估為1.32億噸,較前期預估上調372萬噸,同比增長14.3%,為歷史新高水平。南美豐產上市構成階段性壓力。
北半球玉米預期樂觀
當前,北半球玉米進入生長中期。
美國:今年玉米播種比較順利,未見明顯異常天氣,6月底USDA預估玉米實播面積為9520萬英畝,同比增長5%,并且為2013年以來最高水平。同時,進入生長期天氣也比較順利,玉米優良率持續為近五年最高水平,產量前景偏于樂觀。
中國:我國玉米種植面積穩定略減,機構預估,2025年全國玉米種植面積6.07億畝,同比減少170萬畝,生長期部分產區存在天氣擾動,但是未出現特別大范圍的影響,整體產量預期維持穩定。
歐盟:受天氣影響,歐盟玉米種植面積有所下滑。歐盟委員會7月預估2025/2026年度玉米產量為6010萬噸,較6月預估減少450萬噸。
烏克蘭: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預估維持穩定,烏克蘭谷物貿易聯盟預計2025年玉米產量為2926萬噸,同比微幅增長。
整體來看,美國玉米產量預期增量完全抵消了其他主產國的減量,樂觀預期構成新季壓力。
美玉米出口表現良好
今年以來,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形成了比較大的擾動,美玉米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不過,由于中國對美玉米的需求量有限。所以,分歧比較大的中美貿易政策對美玉米出口的影響程度較小。本年度以來,美玉米出口銷售量一直保持同比增長的表現,目前仍然延續這種態勢。
USDA周度出口銷售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當周,2024/2025年度美玉米累計出口銷售量為7062萬噸,同比增加1493萬噸;2024/2025年度美玉米累計出口裝船量為6280萬噸,同比增加1318萬噸。同時,下一年度出口表現也較良好。截至7月31日當周,2025/2026年度美玉米累計出口銷售量為1494萬噸,同比增加886萬噸。后期來看,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達成關稅協議,美玉米出口繼續維持穩定預期。
國內玉米供需轉向寬松
今年以來,玉米市場一直困擾于“舊作缺口預期”,1月至6月市場一直圍繞這個邏輯波動。6月下旬,市場開始出現進口玉米拍賣的傳聞,7月1日進口玉米拍賣如期而至,缺口邏輯被打破,玉米市場也由偏緊轉向寬松。
機構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進口玉米累計投放量為288.71萬噸,成交量為120.8萬噸。新季玉米初始產量預估同比略增,近期部分產區雖有天氣擾動,但不構成大面積影響,尚不足以改變穩產預估。
需求端仍然維持偏弱預期,既有生豬行業去產能的潛在干擾,還有深加工利潤不佳所形成的消費抑制,當前對于新季玉米維持平衡略寬松預期。另外,對于新季玉米,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種植成本下滑所帶來的估值支撐下降。總體來看,市場依然缺乏明顯支撐,繼續兌現壓力為主。